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三七百科> 虫草化学成分,冬虫夏草的主要药用功效是来自什么成分

虫草化学成分,冬虫夏草的主要药用功效是来自什么成分

冬虫夏草的主要药用功效是来自什么成分冬虫夏草的主要药用功效是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等金荣草虫草产品富含的虫草多糖就可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抗体产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改善呼吸系统,有促进肾上腺的作用,抑制肿瘤生长,并具有抗肿瘤、抗辐射、……

1,冬虫夏草的主要药用功效是来自什么成分

冬虫夏草的主要药用功效是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等
金荣草虫草产品富含的虫草多糖就可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抗体产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改善呼吸系统,有促进肾上腺的作用,抑制肿瘤生长,并具有抗肿瘤、抗辐射、降血糖和脂蛋白、止咳、化痰、润肺和延缓衰老等药理作用。
来自冬虫夏草内的虫草多糖成分哦。

虫草化学成分

2,冬虫夏草含有哪些化学成分

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糖类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冬虫夏草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多种生物碱等。据医学科学分析,虫草体内含虫草酸。维生素B12、脂肪、蛋白等。虫草性甘、温平、无毒,是著名的滋补强壮药,常用肉类炖食,有补虚健体之效。适用于治疗肺气虚和肺肾两虚、肺结核等所致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咳嗽。气短、盗汗等,对肾虚阳痿、腰膝酸疼等亦有良好的疗效,也是老年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虫草化学成分

3,冬虫夏草含有哪些化学成分

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糖类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冬虫夏草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多种生物碱等。据医学科学分析,虫草体内含虫草酸。维生素B12、脂肪、蛋白等。虫草性甘、温平、无毒,是著名的滋补强壮药,常用肉类炖食,有补虚健体之效。适用于治疗肺气虚和肺肾两虚、肺结核等所致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咳嗽。气短、盗汗等,对肾虚阳痿、腰膝酸疼等亦有良好的疗效,也是老年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虫草化学成分

4,中医中药是植物中的化学成分起作用还是阴阳五气的作用

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糖类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冬虫夏草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多种生物碱等。据医学科学分析,虫草体内含虫草酸。维生素B12、脂肪、蛋白等。虫草性甘、温平、无毒,是著名的滋补强壮药,常用肉类炖食,有补虚健体之效。适用于治疗肺气虚和肺肾两虚、肺结核等所致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咳嗽。气短、盗汗等,对肾虚阳痿、腰膝酸疼等亦有良好的疗效,也是老年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5,蜂蜜水对肝的六大好处是什么

蜂蜜水对肝的六大好处是:预防脂肪肝、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抑制增殖细胞活性、促进肝组织再生、清除肝脏部位的致病菌、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蜂蜜水对肝的六大好处1、预防脂肪肝金沙蜜中的葡萄糖、果糖、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活性酶等营养物质可以不经过肝脏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可以滋润和保护肝脏,预防脂肪肝的形成。2、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金沙蜜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果糖和葡萄糖,尤其是葡萄糖的含量丰富,葡萄糖具有构成细胞组织的营养物质的作用,能够增进肝脏糖原物质的贮存,从而可以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3、抑制增殖细胞活性作用金沙蜜中含有虫草、天麻、雪莲、贝母等多种珍稀野生中草药植物,活性酶高,除了含有维生素、花青素、微量元素以外,还含有一种其他蜜种没有的特殊物质,可以破血化瘀,改善肝脏的内循环,增强肝脏的血流量,可以保肝护肝。4、促进肝组织再生金沙蜜最突出的效果就是固本培元、保肝护肝,在提高肝脏的代谢功能以后,其含有的物质还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帮助修复受损的肝组织。5、清除肝脏部位的致病菌高浓度糖类和酸性物质有很强的杀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清除肝脏部位的细菌,预防和缓解一些炎症的出现。6、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金沙蜜中的氨基酸丰富,其中静安酸可以中和肝脏产生的过量氨物质,蛋氨酸可以缓解肝炎,苏氨酸可以分解脂肪,将体内的有害物质去除,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

6,冬虫夏草含有哪些化学成分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一种动植物兼名的名贵药物。真菌门,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藏语:压扎梗布)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味珍贵的中药药材,常常把它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 冬虫夏草是由昆虫和真菌联合而生。它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与虫体,冬天为虫,夏天为草,下部是虫,上部是草。冬虫体长3-5厘米,有20-30个环节,腹足8对,隶属鳞翅目蝙蝠蛾科,学名为虫草蝙蝠蛾(Thitarodesarmoricanus);夏草形如棒球棍状,长4-11厘米,表面深褐色,折断白色,属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菌学名为Cordycepssinensis。虫草(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吸收养分而发展菌丝,待菌丝充满虫体,虫即僵死。到了夏季,从死虫的头顶长出菌座,露出土面,故名夏草。 冬虫夏草含虫草酸(即甘露醇,化学分子式C7H12O6,为1,3,4,5-四羟基环已酸)约7%,蛋白质约25%脂肪8.4%。它具有我国传统的"食养疗法"之功效,如《本草刚目拾遗》中的炖老鸭法:"用冬虫夏草3-5枚,老雄鸭一只,去肚杂,将鸭头劈开,纳药于中,仍将线扎好,酱油、酒如常,蒸烂食之,其药气能从头中直贯鸭全身,无不透浃。迅病后虚损者,每服一鸭,可抵人参一两"。冬虫夏草阴阳俱备,冬虫属阴,夏草属阳,起阴阳并补作用。 虫草蝙蝠蛾的耐寒性强,在-3℃低温下冻不死,而至0℃时即复苏,故一般发生在高寒山地,雌蛾平均产卵400-500粒,最多可超过700粒。现已查明,幼虫以珠芽蓼的地下块茎为主要食物。

7,吃什么食物能治早泄

鸽子煲汤
你好,在这里只是纸上谈兵,用来参考还是可以的,为了你自己的健康最好到医院去咨询检查啊,那里才是最专业的啊 ,我觉得我的回答是很客观的哟,祝你健康
多事韭菜,很简单
哥哥告诉你:早泄多数是肾虚肾亏引起,补补最可靠,采用食药两补最可靠,王八炖鹿茸(王八一只加鹿茸50克加米酒慢慢炖)吃肉喝汤见效快。包衣炖鹿茸,(包衣一只,鹿茸20克微火慢炖功效好)吃肉喝汤。牛鞭炖鹿茸,(牛鞭一条,鹿茸20克武火快炖最理想)母鸡炖鹿茸,(母鸡一只大约3斤,鹿茸50克加米酒500克武火烧开,文火慢熬)吃肉喝汤。这些食药能够滋阴壮阳,最好结合体育锻炼,康复最理想。
要添补这方面丧失,最重要的是合情填充营养。大枣、芝麻、蜂蜜、葡萄、莲子、山药、核桃等植物类食物占有补肾益精助阳的性能,它们对于保持和升起男性性功效有沉重作用。   别的,虾、海参、泥鳅、麻雀、黄瓜、韭菜、裙带菜等动植物类食物都有有利忌讳男子性功能早衰。外国营养学家运用现代技术对一些食物作了分析研究,信守山药、鳝鱼、银杏、海参、冻豆腐、海水鱼、豆腐皮、花生、核桃、芝麻等食物拥有强精的成果,因为它们含赖氨酸较多,而赖氨酸是致使精子的起源成分。以上拥有补肾助阳作用。 大蒜,大葱,牛鞭,冬虫夏草,狗肉,泥鳅,羊肉,鸡蛋,海藻也很补,最补的可要算韭菜的了~~
早泄是常见的男性病,最好是到医院去就诊,按医生说的去做,不要盲目的去补充一些营养之类的东西

8,冬虫夏草最有效的成分是什么有何作用

虫草里有多少有益成分,每克里边含量有多少,就像看级草官网一样,都说好,还有Picc的认证,保证是真货,这都不假,但是有一点消费者不知情,里边有效成分含量有多少,都在打哑谜!
1、双向调节免疫系统功能。2、直接抗肿瘤功能。3、提高细胞能量、抗疲劳。4、调节心脏功能。5、调节肝脏功能。6、调节呼吸系统功能。7、调节肾脏功能。8、调节造血功能。9、调节血脂。10、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全面保健,长期服用,健康生活好品质。
冬虫夏草内包括水分lO.84%,粗蛋白25.32%,租纤维18.55%,碳水化合物28.9%,灰分4.1%,脂肪8.4%,有效成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1核苷类化合物核苷类物质(腺苷、尿苷、鸟苷)为冬虫夏草有效成分之一,尤以腺苷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1.2多糖类成分虫草多糖(cordyceps.polysacchride,CP)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肝纤维化、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等多方面的作用1.4氨基酸成分冬虫夏草中含蛋白质20.06%一26.40%,由天门冬、苏、丝、谷、脯、甘、缬、蛋、异亮、酪、苯丙、赖、组、胱、半胱、色氨酸等16种氨基酸组成。水解氨基酸含量报道不一,多数报道含量为20%~25%,最少含量为5.53%。最多含量为39.22%,以谷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的总含量为最高,以精氨酸、谷氨酸、色氨酸及酪氨酸等为药理学主要成分。1.5.1脂肪酸、酯、烷烃从冬虫夏草中分离鉴定了12个脂肪酸成分,其中4个主要成分为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一个微量的十七烷酸。对冬虫夏草弱极性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确定了8种脂肪酸,4种烷烃,一个三烷基取代苯酚,1个烯醇和1个烯醛。I.5.2维生素类成分冬虫夏草中含有抗坏血酸、核黄素、硫胺索等维生素H¨,还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Bm维生素C、烟酸和烟酰胺等¨“。1.5.3多胺类成分腐胺、精胺、精眯,l,3一二氨基丙烷、尸胺、类精眯等。1.5.4无机元素冬虫夏草中含有不少于37种无机元素.其中磷、镁含量最高。有报道称冬虫夏草的抗癌作用与含磷、钴、铁、铜等有关ⅢJ。1.5.5其它冬虫夏草中含粗纤维素18.55%,灰分4.1%,水分10.84%,还含有磷脂酰胆碱及咖啡因等伸川。摘自万方数据库

9,燕麦米和燕麦片的区别燕麦米的营养价值

最直接的区别在于,燕麦片可以即食!食用方法:1. 加入4匙(40克)即食燕麦片于杯内,倒入沸水(约300毫升)。2. 加入砂糖及牛奶,搅拌,即成可口的牛奶燕麦粥。3. 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适量熟肉丝,火腿等。燕麦米不能即食! 一、食用方法:1、熬粥:燕麦米与水的比例为1:20(也可适量添加大米),炖熬40-60分钟即可食用,使用电压力锅口感更佳。建议糖尿病、三高、便秘患者,每天熬粥食用50-100克。2、焖饭:按照1:3比例与大米混合焖饭。3、煲汤:肉类、海参、虫草等加入20克燕麦米煲汤食用。注意事项:每一粒燕麦胚芽米有三层营养成分(胚乳、麦麸、胚芽),用铝锅或陶瓷锅煮效果最佳,请勿用铁锅煮,否则会影响其色泽;二、金谷斯田燕麦胚芽米主要营养价值:(1)富含燕麦膳食纤维(2)皂甙:300克全胚芽燕麦米所含的皂甙=100克人参。(3)高蛋白质(4)活性肽(5)赖氨酸(6)维生素及矿物质由于燕麦富含以上物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为唯一具有食疗功效和保健功效的粮食产品。三、金谷斯田燕麦胚芽米的六大功效:(1)降低胆固醇: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2)控制血糖:燕麦β-葡聚糖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3)降血脂(4)健肠道,改善便秘(5)抗癌及增强免疫力(6)抗氧化延缓衰老功能四、金谷斯田燕麦胚芽米的五类适宜食用人群:(1)中老年人群(2)慢性病人群(3)亚健康人群(4)中青年女性(5)婴幼儿
一、燕麦米和燕麦片的区别:1、性质不同燕麦米:莜麦,俗称为油麦、玉麦,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量食品,是世界上公认营养价值高的杂粮。燕麦片:是燕麦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的麦片,一般呈扁平状,直径约相当于黄豆粒,形状完整,食用方便,低热的保健食品。2、物理形状不同。燕麦米每一粒都应该是平整而有色泽,并且微有坚果香味的。燕麦片是燕麦粒轧制而成,呈扁平状,直径约相当于黄豆粒,形状完整。3、食用方法和时间不同燕麦米:燕麦米比较难煮,至少25分钟左右,一般用来煮粥和焖饭。燕麦片:精细加工制成的麦片,食用起来更加方便,超市卖的多是即冲型燕麦片,属于九成熟的,开水一冲就可以食用。4、成分不同燕麦米:燕麦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锌,它们对糖类和脂肪类的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燕麦片:在加工时为了口感会加入一些添加剂,其内在成分和燕麦是有很大区别的。5、工艺流程不同。燕麦片比燕麦地流程更多,工艺更繁杂。燕麦片需要在裸燕麦的基础上增加 清理 → 碾皮→ 清洗 → 甩干→ 灭酶热处理 → 切粒 → 汽蒸 → 压片→ 干燥 → 冷却→ 包装 → 成品等一系列严格的操作。二、燕麦米的营养价值:1、燕麦米富含蛋白质、泛酸、维生素B12、铁、脂肪、烟、维生素E、锌、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磷、铜、膳食纤维、维生、钾、钙、生物素、维生素B2、钠、镁、叶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2、燕麦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锌,它们对糖类和脂肪类的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3、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4、预防骨质疏松、促进伤口愈合、预防贫血的功效,同时也是补钙佳品。扩展资料燕麦焖米饭材料:燕麦米、大米做法:先将燕麦米单独浸泡15分钟,再将燕麦米和大米按照1:2的比例混合焖饭。燕麦粥材料:燕麦米、水、银耳、莲子、糖水橘瓣。做法:燕麦米、莲子同水下锅大火烧开改用小火煮25分钟后,用勺子搅拌加入银耳、橘瓣。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冰糖或盐即可。水果牛奶燕麦材料:即食燕麦片2大匙、鲜奶1杯、苹果1/4个、香蕉1/2根、葡萄干若干。做法:将苹果、香蕉切片备用。倒入适量的燕麦进入杯中,倒入半杯热开水冲泡,放入鲜奶拌匀。最后在牛奶燕麦中加入香蕉,苹果,撒上葡萄干就可以吃了。枸杞玉米五彩羹材料:鲜玉米200g、枸杞子10克、燕麦片30克、豌豆(煮)20克、菠萝50克、白糖适量。做法:将枸杞子洗净泡软,菠萝、胡萝卜去皮,切丁;玉米粒、豌豆清洗干净;锅中加入清水适量,下入玉米粒、甜豌豆煮熟;再放入燕麦片、枸杞子、胡萝卜、白糖煮约5分钟;出锅时,放入菠萝粒。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燕麦米搜狗百科-燕麦片

10,泡节真正的药名叫什么

广东的客家人管一种人参一样的东西叫“泡节”,是用来炖瘦肉,隔水炖半个钟头,去渣给小孩喝水,可以调理肠胃,健脾开胃!白糖参又有人叫糖参、沙糖参。白糖参的作用:为名贵中药,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能。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本品为药材白糖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根及根茎经炸水、灌糖、干燥而成)的炮制品。【制法】 取药材白糖参,除去芦头。【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参体长3~15cm,直径0.7~3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上部有时具断续的不明显环纹,下部有时可见支根痕,遍体可见针刺所形成的针痕,外皮较松泡,纵纹不显,参体或参腿上常见糖样结晶。质硬,断面平坦,黄白色,疏松或有裂隙,角质样。气微香,味甜。【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白色。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木栓细胞表面观类方形或多角形,壁细波状弯曲。网纹导管及梯纹导管直径10~56μm。(2)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l搅拌湿润,加水饱和的正丁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及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厚500μm)上,以三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第一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Ⅸ H)测定,不得过6.0%。总灰分 不得过1.0%(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Ⅸ K)。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0.2%(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Ⅸ K)。【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功能与主治】 大 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法与用量】 3~9g。用时捣碎,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本品为药材白糖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根及根茎经炸水、灌糖、干燥而成)的炮制品。【制法】 取药材白糖参,除去芦头。【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参体长3~15cm,直径0.7~3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上部有时具断续的不明显环纹,下部有时可见支根痕,遍体可见针刺所形成的针痕,外皮较松泡,纵纹不显,参体或参腿上常见糖样结晶。扩展资料:药效:白糖参的作用:为名贵中药,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能。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糖参是白糖参的简称,用鲜人参为原料,经选参、下须、熏参、洗刷、焯煮、排针、顺针、灌糖、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人参在糖渍作用下可改变其固有的口感,目的是便于服用.由于白糖参口感好、食用方便,主要是将其作为"进补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糖参
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高血压患者勿饮。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泡药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2,泡药酒不宜用塑料制品,因为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溶解于酒里,对人体造成危害。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同时,泡药酒还应尽量避免阳光照射或灼热逼烤。3.服用药酒时,不宜加糖或冰糖,以免影响药效,最好加一点蜜糖,因为蜜糖性温和,加入药酒后不仅可以减少药酒对肠胃的刺激,还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药效。 4.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 5.药酒浸泡的时间 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笔者认为无此必要。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家庭常用药酒的配方及用法 1.补气补血酒 人参33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无光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来迟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同上。高血压患者勿饮。 3.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禁忌症:同上。 4.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5.养身酒 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补气血,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过30毫升,老年人以10~15毫升为佳。 禁忌症:同上。 6.外用跌打酒 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两面针15克,樟脑20克,大黄18克,冰片17克,细辛12克,苏木32克,60%酒精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外搽疼痛部位,每日3~5次。皮肤破损处忌搽。禁止内服。7、狗肾蜈蚣酒(主冶肾阳虚损)(阳痿) (配方)狗肾1个,枸杞子30克,蛇床子20克,蜈蚣3条,白酒1000毫升。(制法)上药浸入酒中,1周后饮用。(用法)每次温饮约25克,每日1次,连服10天为1疗程。

11,中药秋石是什么有啥用途

醉心于中国道家房中术的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在与鲁桂珍合写的一篇论文中,将中药“秋石”列为中国古代科技的二十六项发明之一。秋石是一种从童男童女尿液中萃取提炼的春药,古代方士常以此药进贡皇上,据说服之可以“长生不老”。李约瑟、鲁桂珍指出,秋石的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性激素,而在欧洲,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发现尿液中有性激素。
《全国中草药汇编》:秋石 【拼音名】 Qiū Shí 【别名】盆秋石 【来源】食盐的加工品。 【原形态】本品呈馒头状或瓷碗状。 【生境分布】安徽。 【性味】咸,寒。 【功能主治】固气涩精,明目清心。主治气弱骨蒸,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1~3钱。 【备注】北京市市售品的秋石即以食盐熬制而成,与《本草蒙荃》记载的秋石不同。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秋石 【出处】《品汇精要》 【拼音名】 Qiū Shí 【别名】秋丹石(《本草蒙筌》)。 【来源】为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制成。 【制法】有淡秋石和咸秋石二种。淡秋石:取漂净晒干的人中白,研成粉末,加白及浆水作辅料,拌和后,用模型印成小方块,晒干。咸秋石:取食盐加洁净泉水煎煮,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发,干燥成粉霜,称为"秋石霜"。再将秋石霜放在有盖的瓷碗内,置炉火上煅二小时,冷却后即凝成块状固体。 ①叶梦得《水云录》:"世之炼秋石者,但得火炼之法,此药须兼阴阳二炼,方为至药。阳炼法,用人尿十余石,各用木桶盛,每石入皂荚汁一碗,竹杖急搅百千下,候澄,去清留垽,并作一桶,如前搅澄,取浓汁一、二斗,滤净,入锅熬干,刮下捣细,再以清汤煮化,筲箕铺纸淋过再熬,如此数次,直待色白如雪方止,用沙盒固济,火煅成质,倾出,如药未成,更煅一、二次,候色如莹玉,细研,入沙盒内固济,顶火养七昼夜,取出摊土上,去火毒,为末。阴炼法,用人尿四、五石,以大缸盛,入新水一半,搅千回,澄定,去清留垽,又入新水搅澄,直候无臭气,澄下如腻粉,方以曝干,刮下再研,以男儿乳和如膏,烈日硒干,如此九度,为末。" ②《本草蒙筌》:"秋时聚童溺,每溺一缸,投石膏末七钱,桑条搅混二次,过半刻许,其精英渐沉于底,清液白浮于上,候其澄定,将液倾流,再以别溺满搀如前,投末混搅,倾上留底,俱勿差违。待溺搀完,清液顿尽,方入秋露水一桶于内,亦以桑条搅之,水静,再倾,如此数度,滓秽洗涤;污味咸除,制毕,重纸封面,灰参待干成有坚凝,囫囵取出。其英华之轻清者自浮结面上,质白。原石膏末并余滓之重浊者,并沉聚底下,质缁而黯,面者留用,底者刮遗。若复入罐固封,文火煅炼半刻,色虽白甚,性却变温,终不及晒者优也。" ③《本经逢原》:"阴收秋石法,将铅球大小数十枚,俱两片合成,多钻孔眼,入尿桶中浸,每日倾去宿尿,换溺浸之。经秋收取,置铅罐藏之。阳炼秋石,将草鞋数百双,旧者尤佳,长流水漂晒七日,去黄色,浸尿桶中,日晒夜浸,一月许,曝干,烈日中烧灰,须频挑拨令烧尽,滚汤淋汁澄数日,锅内烧干,重加雨水煮溶,篾箉纸数重,滤净再澄,半月余,银缶器内煮干,色白如霜。铅罐收之。又阳炼法,以童子小便,入锅熬干,其锅先烧通红,香油熬过洗净,则不粘滞伤锅,初如油脚,入阳城罐或小铁釜中。煅通红,用热水溶化,置有嘴壶中,将草掩塞壶口,徐徐倾出,下以竹箉衬纸滤清,再以文火收干,铅罐收之,则不溶化。" 【性状】 ①淡秋石(《本经逢原》) 多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小方块,表面不甚光滑,无光泽。质硬而脆。味淡。以块整、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 主产华东。 ②咸秋石,又名:盆秋石 为盆状或馒头状结晶块,洁白或淡黄色,有光泽。质硬。味咸。以色白、整块者为佳。 主产安徽。 【化学成份】淡秋石主为尿酸钙与磷酸钙。咸秋石含氯59.82%,硫酸盐0.70%,钠38.79%,钾0.49彩,钙0.29%,稀盐酸不溶物0.02%等;此外,尚含微量的镁与硝酸盐。北京市售秋石,其组成与上记咸秋石相似;另谓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及硫酸钠,而安徽省桐城制造秋石,也用食盐为主要原料。总之,咸秋石的主要成分为食盐。 【性味】咸,寒, ①《医学入门》:"味咸,无毒。" ②《本草从新》:"咸平。" ③《本草便读》:"咸寒。" 【归经】入肺、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噎食反胃,遗精,白浊,膏淋,妇女赤白带下。 ①《本草蒙筌》:"滋肾水,养丹田,安和五脏,润泽三焦,消咳逆稠痰,退骨蒸邪热,积块软坚,明日清心。" ②《医学入门》:"治羸弱久嗽,眼昏头眩,腹胀喘满,腰膝酸疼,遗精白浊。" ③《纲目》:"治虚劳冷疾,小便遗数。" ④《本草备要》:"滋阴降火。" ⑤《本经逢原)):"能滋阴降火而不伤胃,补益下元真火,散瘀血,助阴精,降邪火,归真阳,止虚热嗽血,骨蒸劳瘵。" ⑥《现代实用中药》:"内服多用淡秋石,应用于口腔及喉头慢性诸炎症。咸秋石多作口腔咽喉疮之外用药。"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5~3钱。外用:研末撒。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附方】 ①治男子妇人虚劳瘦:秋石一两,干山药一两。研末,别以酒调山药为糊,丸如梧桐子大,又以干山药为衣。每服二十丸,温酒米饮任下。(《集验方">洪氏集验方》) ②补肾水,治虚劳:真秋石十两,白茯苓四两,莲肉四两,山药四两,小茴香二两。酒丸,空心米饮下。女子加生地二两,熟地四两,川芎三两。红枣肉为丸。(《何氏济生论》秋石丹) ③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遗精、小便数:秋石、白茯苓各四两,莲肉、芡实各二两。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盐汤下三十丸。(《永类钤方》秋石四精丸) ④治白浊遗精:秋石一两,白茯苓五钱,菟丝子(炒)五钱。为末,用百沸汤一盏,井华水一盏,煮糊丸梧于大。每服一百丸,盐汤下。(《郑氏家传方》秋石交感丹) ⑤治浊气干清,精散而成膏淋,黄白赤黯,如肥膏蜜油之状:秋石、鹿角胶(炒)、桑螵蛸(炙)各半两,白茯苓一两。为末,糕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参汤下。(《仁斋直指方》秋石丸) ⑥治赤白带下:真秋石研末,蒸枣肉捣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醋汤下。(《摘元方》) ⑦治噎食反胃:秋石,每用一钱,白汤下。(《医方摘要》) 【各家论述】 ①《摘元方》:"肿胀忌盐,只以秋石拌饮食,得肿胀消,以盐入罐煅过,少少用之。" ②《纲目》:"叶梦得《水云录》极称阴、阳二炼之妙,而《琐碎录》乃云秋石味咸走血,使水不制火,久服令人成渴疾。盖此物既经煅炼,其气近温,服者多是淫欲之人,借此放肆,虚阳妄作,真水愈涸,安得不渴耶,配甚则加以阳药,助其邪火乎,惟丹田虚冷者,服之可耳。观病淋者,水虚火极,则煎熬成沙石,小便之炼成秋石,与此一理也。" ③《本经逢原》:"秋石以秋命名,专取秋气下降之意。他时制者,功力则殊。火盛者宜生宜淡,阴虚者宜熟宜咸。凡劳瘵阴火亢极,而不受参、耆补益者,立秋石丸三方,次第施治,或服或噙,则喘咳气息渐平,痰亦易出,嗽亦省力,以其性味咸降,而无上逆之患也。先用韭汁炒黑大黄净末,与秋石等分,煮红枣肉为丸,空心服三钱,清热散血;次用贝母、秋石末各等分,生甘草末减半,仍用红枣肉为丸,服之以止嗽消痰;后用人参、秋石等分,炙甘草末减半,亦枣肉丸,以补气安神。制剂之多少,随瘀热元气而施,不可限以分两。其阴炼淡者,性最下渗,苟非阴分热极,难以轻投。阴虚多火,小便频数,精气不固者误服,令人小便不禁,甚则令人梦泄。其咸者可代盐蘸物食之,喘咳烦渴不寐者,以半钱匙,冲开水服之,即得安寐,觉时满口生津,亦不作渴,补阴之功可知。阴炼淡秋石,治夏暑热淋,小便不通及浊淋、沙石淋、血淋,老人小便淋沥涩痛。" ④《医林纂要》:"秋石,润下作咸之性,大约如盐,第本于人身,得阴阳之化,自三焦而降,为旧由之道,又重之征以石膏,和以秋露,则滋益真阴,补心清肺,去肾水之秽浊,利三焦之决渎,自应有胜于盐者。至于软坚去瘀,亦与盐同,其能治劳热骨蒸,虚火咳嗽,白浊遗精之功,自不可昧。《内经》云,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者,以人或失血已多,血液枯少,不宜更以咸渗之耳,非指火逆血妄,火郁血瘀而言也。血妄血瘀,正宜咸补心以靖之、散之矣,安得复有无多食咸之戒。今人于虚羸火妄、吐血、咯血及腹肿鼓胀,每戒食盐,而劝服秋石,夫润下作咸,秋石与盐,亦复何异欤。" ⑤《本草求真》:"秋石,据书载能滋阴润脏,退蒸软坚,治痨止嗽,通淋利便,涩精固气,且云经火煅炼,去其咸寒,转为温补,温而不燥,润而不滞,清不损元,降不败胃,为滋阴降火之药。然窃谓补处少而清处多,温处少而寒处多(温止由于火煅,而非溺中浊气,具有温补之性也)。虚劳火重,服此似不甚碍,间有微功,亦非补中正剂,若使气薄,火衰水泛,纵经煅炼,终不免有虚虚之祸矣(大黄纵经煅炼,亦不能补命门之火,以其气质寒故也)。" 【摘录】《*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秋石 【出处】出自《品汇精要》 【拼音名】 Qiū Shí 【英文名】 Prepared Salt, Urine Deposit preparation 【别名】秋丹石、秋冰、淡秋石、秋石丹 【来源】药材基源:为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制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生境分布】主产华东。 【性状】性状鉴别 为粉状集合体。呈小方块形或扁圆形,有的常印有红色“淡秋石”字样,直径1.5-2.2cm。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平坦而不光滑;无光泽,不透明。质硬脆,易砸碎,断面粉状,不平坦。气微,味淡。本品不溶于水。以块整、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淡秋石(《本经逢原》)多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小方块,表面不甚光滑,无光泽。质硬而脆。味淡。以块整、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 【化学成份】淡秋石主为尿酸钙(calcium urate)和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稀盐酸2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氨试液调至中性,再加草酸铵试液数滴,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不溶于醋酸,但溶于盐酸。(检查钙盐)(2)取本品粉末0.2g,,加碳酸钠溶液(6mol/L)2ml,加热,微沸,放冷后,取上清液3滴,加浓硝酸6滴,再加钼酸铵试液3滴,加热,即发生黄色沉淀;分离,沉淀溶于氨试液。(检查磷酸盐) 【炮制】有淡秋石和咸秋石二种。淡秋石:取漂净晒干的人中白,研成粉末,加白及浆水作辅料,拌和后,用模型印成小方块,晒干。咸秋石:取食盐加洁净泉水煎煮,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发,干燥成粉霜,称为秋石霜。再将秋石霜放在有盖的瓷碗内,置炉火上煅二小时,冷却后即凝成块状固体。 1.叶梦得《水云录》:世之炼秋石者,但得火炼之法,此药须兼阴阳二炼,方为至药。阳炼法,用人尿十余石,各用木桶盛,每石入皂荚汁一碗,竹杖急搅百千下,候澄,去清留垽,并作一桶,如前搅澄,取浓汁一、二斗,滤净,入锅熬干,刮下捣细,再以清汤煮化,筲箕铺纸淋过再熬,如此数次,直待色白如雪方止,用沙盒固济,火煅成质,倾出,如药未成,更煅一、二次,候色如莹玉,细研,入沙盒内固济,顶火养七昼夜,取出摊土上,去火毒,为末。阴炼法,用人尿四、五石,以大缸盛,入新水一半,搅千回,澄定,去清留垽,又入新水搅澄,直候无臭气,澄下如腻粉,方以曝干,刮下再研,以男儿乳和如膏,烈日晒干,如此九度,为末。 2.《本草蒙筌》:秋时聚童溺,每溺一缸,投石膏末七钱,桑条搅混二次,过半刻许,其精英渐沉于底,清液白浮于上,候其澄定,将液倾流,再以别溺满搀如前,投末混搅,倾上留底,俱勿差违。待溺搀完,清液倾尽,方入秋露水一桶于内,亦以桑条搅之,水静,再倾,如此数度,滓秽洗涤,污味咸除,制毕,重纸封面,灰参待干成有坚凝,囫囵取出。其英华之轻清者自浮结面上,质白。原石膏末并余滓之重浊者,并沉聚底下,质缁而黯,面者留用,底者刮遗。若复入罐固封,文火锻炼半刻,色虽白甚,性却变温,终不及晒者优也。 3.《本经逢原》:阴收秋石法,将铅球大小数十枚,俱两片合成,多钻孔眼,入尿桶中浸,每日倾去宿尿,换溺浸之。经秋收取,置铅罐藏之。阳炼秋石,将草鞋数百双,旧者尤佳,长流水漂晒七日,去黄色,浸尿桶中,日晒夜浸,一月许,曝干,烈日中烧灰,须频挑拨令烧尽,滚汤淋汁澄数日,锅内烧干,重加雨水煮溶,篾箉纸数重,滤净再澄,半月余,银缶器内煮干,色白如霜。铅罐收之。又阳炼法,以童子小便,入锅熬干,其锅先烧通红,香油熬过洗净,则不粘滞伤锅,初如油脚,入阳城罐或小铁釜中。煅通红,用热水溶化,置有嘴壶中,将草掩塞壶口,徐徐倾出,下以竹箉衬纸滤清,再以文火收干,铅罐收之,则不溶化。 【性味】咸;寒;无毒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止血消瘀。主虚劳羸瘦;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遗精;尿频;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5-3钱。外用:研末撒。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附方】 ①治男子妇人虚劳瘦:秋石一两,干山药一两。研末,别以酒调山药为糊,丸如梧桐子大,又以干山药为衣。每服二十丸,温酒米饮任下。(《集验方">洪氏集验方》)②补肾水,治虚劳:真秋石十两,白茯苓四两,莲肉四两,山药四两,小茴香二两。酒丸,空心米饮下。女子加生地二两,熟地四两,川芎三两。红枣肉为丸。(《何氏济生论》秋石丹)③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遗精、小便数:秋石、白茯苓各四两,莲肉、芡实各二两。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盐汤下三十丸。(《永类钤方》秋石四精丸)④治白浊遗精:秋石一两,白茯苓五钱,菟丝子(炒)五钱。为末,用百沸汤一盏,井华水一盏,煮糊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盐汤下。(《郑氏家传方》秋石交感丹)⑤治浊气干清,精散而成膏淋,黄白赤黯,如肥膏蜜油之状:秋石、鹿角胶(炒)、桑螵蛸( 炙)各半两,白茯苓一两为末,糕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参汤下。(《仁斋直指方》秋石丸)⑥治赤白带下:真秋石研末,蒸枣肉捣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醋汤下。(《摘元方》) ⑦治噎食反胃:秋石,每用一钱,白汤下。(《医方摘要》) 【各家论述】 1.《摘元方》:肿胀忌盐,只以秋石抖饮食,得肿胀消,以盐入罐煅过,少少用之。 2.《纲目》:叶梦得《水云录》极称阴、阳二炼之妙,而《琐碎录》乃云秋石味咸走血,使水不制火,久服令人成渴疾。盖此物既经煅炼,其气近温,服者多是淫欲之人,借此放肆,虚阳亡作,真水愈涸,安得不渴耶,况甚则加以阳药,助其邪火乎,惟丹田虚冷者,服之可耳。观病淋者,水虚火极,则煎熬成沙石,小便之炼成秋石,与此一理也。 3.《本经逢原》:秋石以秋命名,专取秋气下降之意。他时制者,功力则殊。火盛者宜生宜淡,阴虚者宜熟宜咸。凡劳瘵阴火亢极,而不受参、耆补益者,立秋石丸三方,次第施治,或服或噙,则喘咳气息渐平,痰亦易出,嗽亦省力,以其性味咸降,而无上逆之患也。先用韭汁炒黑大黄净末,与秋石等分,煮红枣肉为丸,空心服三钱,清热散血;次用贝母、秋石末各等分,生甘草末减半,仍用红枣肉为丸,服之以止嗽消痰;后用人参、秋石等分,炙甘草末减半,亦枣肉丸,以补气安神。制剂之多少,随瘀热元气而施,不可限以分两。其阴炼淡者,性最下渗,苟非阴分热极,难以轻投。阴虚多火,小便频数,精气不固者误服,令人小便不禁,甚则令人梦泄。其咸者可代盐蘸物食之,喘咳烦渴不寐者,以半钱匙,冲开水服之,即得安寐,觉时满口生津,亦不作渴,补阴之功可知。阴炼淡秋石,治夏暑热淋,小便不通及浊淋、沙石淋、血淋,老人小便淋沥涩痛。 4.《医林纂要》:秋石,润下作咸之性,大约如盐,第本于人身,得阴阳之化,自三焦而降,为旧由之道,又重之征以石膏,和以秋露,则滋益真阴,补心清肺,去肾水之秽浊,利三焦之决渎,自应有胜于盐者。至于软坚去瘀,亦与盐同,其能治劳热骨蒸,虚火咳嗽,白浊遗精之功,自不可昧。《内经》云,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者,以人或失血已多,血液枯少,不宜更以咸渗之耳,非指火逆血妄,火郁血瘀而言也。血妄血瘀,正宜咸补心以靖之、散之矣,安得复有无多食咸之戒。今人于虚羸火妄、吐血、咯血及腹肿鼓胀,每戒食盐,而劝服秋石,夫润下作咸,秋石与盐,亦复何异欤。 5.《本草求真》:秋石,据书载能滋阴润脏,退蒸软坚,治痨止嗽,通淋利便,涩精固气,且云经火煅炼,去其咸寒,转为温补,温而不燥,润而不滞,清不损元,降不败胃,为滋阴降火之药。然窃谓补处少而清处多,温处少而寒处多(温止由于火煅,而非溺中浊气,具有温补之性也)。虚劳火重,服此似不甚碍,间有微功,亦非补中正剂,若使气薄,火衰水 泛,纵经煅炼,终不免有虚虚之祸矣(大黄纵经煅炼,亦不能补命门之火,以其气质寒故也)。 6.《本草蒙筌》:滋肾水,养丹田,安和五脏,润泽三焦,消咳逆稠痰,退骨蒸邪热,积块软坚,明目清心。 7.《本草备要》:滋阴降火。 8.《本经逢原》:能滋阴降火而不伤胃,补益下元真火,散瘀血,助阴精,降邪火,归真阳,止虚热嗽血,骨蒸劳瘵。 9.《医学入门》:治羸弱久嗽,眼昏头眩,腹胀喘满,腰膝酸疼,遗精白浊。 10.《纲目》:治虚劳冷疾,小便遗数。 11.《现代实用中药》:内服多用淡秋石,应用于口腔及喉头慢性诸炎症。咸秋石多作口腔咽喉疮之外用药。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秋石为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制成。其性味咸、寒,有滋阴降火的功效,主治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噎食反胃,遗精,白浊,膏淋,妇女赤白带下等疾病。
秋石为 食盐 或 人中白的加工品,前者习称“咸秋石”;后者习称“淡秋石”。 主产安徽、江苏等地。 功能滋阴降火。用于口疮,咽痛;淡秋石用作肾炎病人的食盐代用品。 用量1--3克。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