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三七百科> 三七地照片,哪位认的这是什么植物或药材

三七地照片,哪位认的这是什么植物或药材

哪位认的这是什么植物或药材地藕又名:地参、地瓜儿、地笋子、虫草参、地蚕子、水三七、旱藕、银条菜、泽兰根。是名贵的中草药,且具有提神醒脑、开胃化食、补肝肾两虚、强腰膝筋骨之效。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6m。下根状茎横走,先端肥大,近纺锤……

1,哪位认的这是什么植物或药材

地藕又名:地参、地瓜儿、地笋子、虫草参、地蚕子、水三七、旱藕、银条菜、泽兰根。是名贵的中草药,且具有提神醒脑、开胃化食、补肝肾两虚、强腰膝筋骨之效。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6m。下根状茎横走,先端肥大,近纺锤形,于茎节处生根(须根)。地上 茎直立,四棱形,中空,一般不分枝。叶对生,长圆披针形,基部楔形,叶缘有深锯齿,叶背有凹腺点。轮伞花序、小花唇形、白色。小坚果暗褐色、卵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这是葡萄植物乌蔹莓春天的叶子和茎都有些发紫。 原始状态乌蔹莓五小叶不同的五叶地锦相关资料和图片,百度可以检查: view/29423.htm?FR =单词搜索“目标=”_blank“> http://baike.baidu.com/view/29423.htmfr=wordsearch

三七地照片

2,三七是什么样子有图片

三七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三七的筋条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或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绿色或白色,边缘深绿色或灰色。扩展资料:三七的产地: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等,另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等地也有种植。云南文山州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习称“文三七”、“田七”,为著名的道地药材。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三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七

三七地照片

3,三七和土三七的照片实物区分土三七有毒怎样在实物上区分

三七和土三七在形态与口感上均有区别,具体如下:一、形态区别:1、土三七属于景天科的植物,多年生草本,喜阳,耐旱,耐盐碱,生命力很强。生于山地林缘、林下、灌从中或草地及石砾地。茎圆柱形,长30~50cm,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皱缩,常脱落,互生或近对生,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所开花为黄色。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不易干燥,干后质较疏松,暗褐色,表面不平坦,呈剥裂状。土三七像生姜2、三七属于五加科的植物,多年生草本,七分喜阴,三分喜阳(也正是其名字来源),天性娇贵,不耐寒暑,对生长地海拔、土质、气候、纬度等均有苛刻要求;植株高60cm,茎直立,掌状复叶,3~4片轮生于茎顶,边缘有细锯齿;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花朵绿色呈伞状,成熟后为红色,浆果装,可播种,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根据种植地土壤颜色而不同,常见有土红色和灰褐色(用刷子刷洗干净后,其本来颜色皆为青色),主体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褐色,断面微呈放射状排列,俗称菊花心,皮部与木质部较易分离。三七像人参二、口感区别:1、土三七:味甘、微苦、有酸味,误食过量会造成肝损伤;2、三七:入口苦、回甜,无辛辣、酸麻等味道,三七入口很苦,但马上回甜,苦味在口里停留的时间不长,“到口不到喉”就是说,不能有苦到喉咙里的感觉。扩展资料:三七的功效:味辛,入肝、胃二经治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肿毒疮。有止血、消肿、止痛功效。其炮制方法有以下:1、三七: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2、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3、熟三七:取净三七打碎,分开大小块,用食用油炸至表面棕黄色,取出,沥出油,研细粉。4、三七片:取三七,洗净,蒸透,取出,及时切片,干燥。土三七虽然名字和三七只想差一个字,但其味甘、微苦、有酸味,误食过量会造成肝损伤。而误食土三七进医院的例子也不少,所以平时要谨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资料来源:

三七地照片

4,田三七与土三七的形状和区别有哪些

三七和土三七在形态与口感上均有区别,具体如下:一、形态区别:1、土三七属于景天科的植物,多年生草本,喜阳,耐旱,耐盐碱,生命力很强。生于山地林缘、林下、灌从中或草地及石砾地。茎圆柱形,长30~50cm,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皱缩,常脱落,互生或近对生,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所开花为黄色。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不易干燥,干后质较疏松,暗褐色,表面不平坦,呈剥裂状。土三七像生姜2、三七属于五加科的植物,多年生草本,七分喜阴,三分喜阳(也正是其名字来源),天性娇贵,不耐寒暑,对生长地海拔、土质、气候、纬度等均有苛刻要求;植株高60cm,茎直立,掌状复叶,3~4片轮生于茎顶,边缘有细锯齿;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花朵绿色呈伞状,成熟后为红色,浆果装,可播种,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根据种植地土壤颜色而不同,常见有土红色和灰褐色(用刷子刷洗干净后,其本来颜色皆为青色),主体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褐色,断面微呈放射状排列,俗称菊花心,皮部与木质部较易分离。三七像人参二、口感区别:1、土三七:味甘、微苦、有酸味,误食过量会造成肝损伤;2、三七:入口苦、回甜,无辛辣、酸麻等味道,三七入口很苦,但马上回甜,苦味在口里停留的时间不长,“到口不到喉”就是说,不能有苦到喉咙里的感觉。扩展资料:三七的功效:味辛,入肝、胃二经治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肿毒疮。有止血、消肿、止痛功效。其炮制方法有以下:1、三七: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2、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3、熟三七:取净三七打碎,分开大小块,用食用油炸至表面棕黄色,取出,沥出油,研细粉。4、三七片:取三七,洗净,蒸透,取出,及时切片,干燥。土三七虽然名字和三七只想差一个字,但其味甘、微苦、有酸味,误食过量会造成肝损伤。而误食土三七进医院的例子也不少,所以平时要谨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资料来源:

5,谁能解读这张神奇的图片这里有详细说明就是耶鲁大学耗时5年的

可是我看着也可以变成顺时针,顺时针和逆时针都可以看到,只不过是突然变动的
一,告诉你们看这图的小技巧,其实不用管旁边的图,你自己可以中间图控制转动的方向。二,方法如下:别管旁边的图,闭上眼睛,在脑中想象顺时针旋转大概怎么个图像,睁开眼发现就是顺时针的:同理逆时针想,睁开眼就是逆时针旋转!!!!!!三,好的,如果你没发现这样的现象,你就当我SB走掉吧。如果发现了,就听我解释吧。其实中间的图没有真正的方向,你可以看成顺时针或逆时针。四,关键的地方了:同样的转法(以转右半圈为例)——当你把它当成顺时针旋转时 你可以看成从后转到右边再转到前; 当你把它当成逆时针旋转时 你可以看成从前面转到右边再转到后面。 但这两者其实是一样的!!!!!! 五,最后总结,左边和右边的图只是辅助帮你产生个思维定势(顺时针或逆时针),第二步中的就是当你自己有思维定势了,是不需要左右图辅助的 。只是思维定势而已。只要你别一直盯着这幅图,过一会来看一下,是可以看到两个方向旋转的。
首先,我想说,在正常视角下,这张图片是没有二义性的,舞女真正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理由是,影子的旋转方向。如果你注意到舞女的倒影,你会发现倒影中脚尖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而在正常视角下,这个椭圆是由于脚尖作圆周运动在近大远小的视觉误差下产生的轨迹,椭圆上半部分是脚尖运动到远离观察者的时候的轨迹,而下半部分是靠近观察者时的轨迹。而图片中,椭圆的下半部分被隐藏了,在上半部分中,脚尖倒影的运动方向是逆时针的,因此,舞女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的。当然,在这个观察下,我们仍可以把椭圆上半部想象成离我们近的部分,但这个想象不符合正常视角。因为在那样的空间视角下,图片不应该呈现出“中间较白亮,四周较灰暗”的亮度背景。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张图片“看起来有二义性”?尽管没有去了解任何图片制作的过程,但是通过观察我认为,问题出在舞女身上。大多数人认为经过全黑处理之后,舞女的旋转图像在两个方向下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导致了二义性。但我发现,如果我只看腿部,会很容易转换方向(事实上很多人就使用把目光集中在腿上来切换方向);但是当我看整个人的时候,很难看出逆时针。因此我觉得,其实逆时针和顺时针的图像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尤其体现在一些旋转关节上,比如屁股...)。同时我还认为,舞女本身的部分是顺时针的旋转图像,这导致大多数人第一眼看到的是顺时针旋转。在这一点上,我还没有很有力的论据,我的理由是源自我每180度换一次方向的技巧。事实上,只要我看到影子在上椭圆从右向左滑动时,我立刻会看到逆时针旋转;但当影子被隐藏在下椭圆中时,我会很轻易地看到顺时针旋转,因此便实现了180度一换方向。另外我还注意到,图片一开始的时候,脚尖位于即将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并向最右端移动,而此时正好处于没有影子的时候,因此大多数人在第一时间会认为舞女是顺时针旋转的。如果我手头有photoshop一类的图片处理软件的话,我就可以做一个实验:把图片的前几祯剪掉,让一开始时脚尖就位于最右端,然后影子在第一时间在椭圆上半部自右向左滑动。我认为这样处理之后会有相当比例的人第一眼认为是逆时针旋转。最后,讨论下关于旋转方向与左右脑的联系的问题。先总结一下上面,如果我判断没有错误的话,这张图片是用一个顺时针旋转的人体图像,和一个逆时针旋转的倒影部分合成的。由于对人体做了全黑处理,因此把人体想象成逆时针旋转也是合理的(两个方向在二维图像上都体现为左右摆动,顶多有局部变形和“不容易想象”的问题),但是由于倒影投影在地板上后变成椭圆,因此在中间亮四周黑的光照背景下便有了唯一方向,逆时针。下面要问的是,为什么说右脑看出顺时针,左脑看出逆时针呢?我想应该是这样的,由于右脑善于观察和空间想象,因此当我们没有注意到影子的方向时,右脑会敏锐地察觉出顺时针和逆时针在图像上的细微差别,从而输出顺时针旋转的信号。而当注意到影子的方向之后,左脑通过推理分析得出,顺时针是不可能的。此时需要右脑再综合影子和人体图像在脑子里构建出逆时针旋转的模型。此时便可以看出逆时针了。之所以不能转换自如,是因为大脑在视觉信号上有著名的连续化的暗示效应。为了克服这种效应,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在希望切换方向时连续眨眼,这样会有助于减弱这种暗示效应。
注 本文有些许自造词语描述图片上下分别写有字 三个舞者在三个相同的格子里转动 格子背景成不规则椭圆形水波状 颜色自下而上由浅至深时而发出轻微闪动 地面是可反光物体 舞者一脚着地在转动且转的过程中是跳起转动 都是一脚转动 另一脚向前直伸 扎马尾辫 一手下伸略偏离身体另一首关节处弯曲 中间舞者身体纯黑色 左右两舞者四肢都有蓝色红色条纹 头发有白色条纹 有色眼睛猜想(如题 转动方向产生不同的原因)一 速度 1整体2局部二 实际转动方向是不同的三 地板反光造成视觉影响四 背景造成视觉印象五 身上带色条纹造成视觉影响六 中间黑色舞者造成视觉影响七 黑色对称产生主影响实验一 速度 舞者转动的速度 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是一样的为37圈/每分钟 【不成立】二 实际转动方向是不同的发现 当从远处 观察时左舞者与右舞者方向相反在此完成两个实验1 用纸挡住舞者身体 只看舞者头部 发现 左舞者呈顺时针转动 右舞者呈逆时针转动 而中舞者 转动方向不确定有人也跟我有了一样的发现 就是 只看中舞者有时会一眨眼就改变方向2 用纸挡住舞者站地脚的脚踝以上部位 只看站地脚的脚踝一下 必要的话可以挡住反光的地板 发现 转动方向为完全不确定 如果假想为顺时针则为顺时针 假想为 逆时针则为逆时针 有时候 还会观察出转动时没有转够一周 而是半周综上所述 中舞者可两方向转动 那么在此看图会发现 中舞者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时着地脚不一样 关节处弯曲的手也不一样【无法确定】三地板反光造成视觉影响用纸挡住地板 情况依旧【不成立】 但反光现象会给人以心理作用也会对人视觉产生误差有帮助四背景造成视觉影响有能力可以想象【不成立】 但背景是椭圆水波状配合反光地板作用与三相同五 六身上带色条纹造成视觉影响中间黑色舞者造成视觉影响什么舞者之间产生不同 是带色条纹 因带色条纹 使舞者左右舞者有了左右腿 前后面而中舞者为黑色 当观察完左舞者后 人眼会自觉记忆左舞者身上的条纹 再看中舞者时便会把左舞者的左右前后 加在全黑的中舞者身上而因为有了条纹 左舞者给人的视觉传输为顺时针转动 所以中舞者像左舞者一样顺时针转动右舞者亦是关于 人眼的自觉记忆 就好比 一直看灯泡 闭眼后会有灯泡的光在眼前呈现【五 六 成立】七黑色对称产生主影响分别拍下左中舞者 中右舞者 中舞者转动画面 观察分析此时需要有足够的观察力想象力会发现左中右三舞者的转动方向 实际是两个 把转动的一周分为前后 那么 三舞者不管怎样转动 都可看做两个方向原因就是黑色对称 产生的条件是舞者对称的体型 如头部当转动到非侧面的方向时 头部呈现椭圆形 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反面但正因左右舞者的眼睛 使她们有了正反面 这也是用来迷惑人眼的【七成立】总结跳动的舞者之所以出现转动方向不同的现象 是因为制作人在制作时给了三舞者对称的体型 给她们了一转动两角度的特点而左右舞者又被画上了条纹有了正反面 所以迷惑了人真正的观察背景椭圆形的水波 水波颜色的深浅且在不停闪动 和反光的地面 影响人观察给人和题目一样的心理暗示相互结合就形成了跳动舞者 转动方向不一的现象其实没有实际的转动方向 全凭个人的现象

6,田七长什么样图片欣赏

苗茎田七,三七的别称,为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植物,全世界仅有中国云南等省区部分县种植, 以产于云南文山州各个县,海拔1600米以上高山坡地为佳。简介田七又名三七、金不换、三七参、血参、山漆、佛手山漆、田漆、田三七。是广西、云南的著名特产,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药用其地下茎。它原系山野自生,很早以前就为我国人民发现和采用,后转为人工栽培。因为这种植物一般每株有三条叶柄,每条叶柄上往往有七张叶子,故通称"三七"。据清代《归顺州志》说,"三七……以田州产者为最良",清代《百色厅志》卷三也说,因三七实出自田州,故"俗名"为"田七"。田七是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植物,全世界仅有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部分县种植, 以产于广西田东、田林县海拔1600米以上高山者为佳,云南省出产的三七亦驰名中外。药用价值田七是一种名贵药材,是具有独特功能的人参属中的优异品种。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田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有"金不换"之称。 生用有止血强心,散瘀生津,消肿定痛的显著功能,熟用有活血、补血、强壮补虚之功效。清朝的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道:"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蜚声中外的"田七牙膏"、"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田七为主要原料制成。田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系野生,现已驯化家种,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通常所讲的田七,是指田七植物的干燥根。据药物分析,田七主要含六种皂甙和谷甾醇、胡萝卜甙、黄酮类化合物。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成分,对增强体力,改善心肌氧代谢,提高动物缺氧的耐受力很有作用。 经过科学研究证实,人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四环三萜皂甙,田七不仅同样含有,而且比人参更高,田七所含黄酮类化合物,有调节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的作用。经临床实践证明,田七在治疗由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胶痛有满意的疗效,对降低胆固醇及血脂的功能也很显著。因此田七除作为医治跌打血瘀的传统名名药外,还日益广泛地用作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强身健体的滋补保健品。田七分春、秋两季采收,以"春七"品质为佳,个大,体重,色好,坚实而不空泡。头数越少的田七价值越高。用田七花加工的田七花精,是凉血润燥,治疗青春痘的良药。田七如能与肉、鸡煲汤,其效用倍增。田七食用的功效田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肺、心、肝、大肠经。入血分,可散可收。(1)祛瘀止血。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活血散瘀,为止血良药。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2)消肿止痛。治疗跌打瘀肿疼痛、瘀血内阻所致的胸腹及关节疼痛,能活血化瘀消肿。(3)三七有比较好的降低胆固醇,降低甘油三脂的作用。2. 田七的养生价值:因为现在社会正步入老年化,同时冠心病患病率也呈年轻化了,所以我们经常用田七煲汤,可用于调理冠心病。田七的食用方法1、木耳田七红枣汤:材料:黑木耳50克,田七15克,红枣10枚,生姜2片。制作:将黑木耳浸软,去头切碎,田七洗净切碎或打碎,红枣洗净拍松去核,上述材料和姜片 放入锅中,加水1000ml,大火滚后,中火再煮2小时左右,最后加入适当地盐调味即可。作用:具有滋肝补肺,和胃健脾的作用。适用于体虚贫血,气短咳嗽,脾胃 不和的人。2、田七胡椒根煲猪肚材料:田七15克、胡椒根30~50克、猪肚500克、猪脊骨100克、生姜3片。制作:微火热铁镬,下鸡膏,下田七炒至微黄,晾后打碎;胡椒根稍浸泡;用生盐洗净猪肚、再冲净;刀背敲裂猪脊骨。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入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作用:胡椒根性温味甘、辛,能驱寒祛湿、暖胃消积,广东民间常在冬冷春湿时用于煲或炖猪肚。现加入熟田七的作用更好,煲后的汤香浓可口,能养心暖胃、驱寒祛湿,是冬春湿冷时的家庭养生靓汤。3、田七丹参川芎炖乌鸡材料:田七、丹参各12克,川芎5克,党参 15克(中药店均有售),乌鸡半只,红枣3个,生姜3片。制作:各物分别洗净。药材稍浸泡;乌鸡去脏杂、尾部;红枣去核。一起与生姜放下炖内,加入冷开水1000毫升(约4碗量),加盖隔水炖2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方下盐作用:中药田七丹参川芎都是具有通经、活络、祛瘀、护心、益气功效的中药,乌鸡因气味平和药效显著,在此既是为食药兼之所用,亦为药引。合而为汤,有通经络、祛瘀养心的功效,也是冠心病患者的平素食养汤方。
下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